译文
一个人做事要胆大,有魄力,但考虑事情又要心细、周密;用智要圆通灵活,但行为要端正大方。大的志向没有才干不会取得成就,而大的才干没有勤学苦练也是不成的。学习并不只是能记能背就结束了,而是要探究事物的所以然,融会贯通,就好像是自己亲身经历。隐居在南阳的诸葛亮一展露才能就任丞相,淮阴的韩信一被重用就拜为大将,他们果然都是盖世雄才,这都是平时善于学习、认真学习的结果。一个有远大志向的读书人应当知道这些。不这样的话,世上能读书、能写文章却不善于做官、不善于做人的人就太多了。
注释
欲:需要。
小:心细、周密。
圆:丰满,充实。
此文言简意赅地阐述了治学与立身的辩证关系,强调才学相济、知行合一的修身原则。开篇先以四对矛盾概念提出人格理想;继而点破题旨——宏图需才能支撑,大才赖学问养成,将“学”提升至成就事业的核心地位;而后举南阳诸葛亮、淮阴韩信之例,印证真才实学皆源于日常积累。结尾批判空有文墨而不通世务者,直指科举时代读书人脱离实际之弊。全篇逻辑环环相扣,例证典型有力,警示治学须以涵养品格、经世致用为终极目标,彰显明清儒学注重实学的思想转向。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
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