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作诗
曹丕〔魏晋〕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
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船并排着在水上飘,水涌船动忽低又忽高。
船上响起阵阵弹唱声,悲哀的乐声久久不消。
歌声传到了你的身旁,凄恻痛怆叫你把泪掉。
你伤心时竟是在想谁?我很愿与你如漆似胶。
希望我们都变晨风鸟,双飞双宿在北林树梢。
注释
方舟:两船并在一起。
湛澹:河水波动的样子。浮沉: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
弦歌:和着琴弦伴奏索唱的歌。中流:河流中间。
悲响有馀音:歌声婉转动人,令人难忘,似乎久久响彻耳际。
凄怆:悲伤。
晨风:鸟名。
创作背景
公元225年冬十月,曹丕备好大量船只,率十万大军,出谯城(今安徽亳州),顺涡河进淮河舟行广陵,停于河中,准备舟出长江。然而,才是十月,却突然大雪封路,河面冰封。水师冻在河上,无法向江中运动。史载曹丕弃舟乘车而退,一直逃到山阳即现在的淮安市地面上才停住脚步,再渐渐聚拢了兵船于淮河,然后乘船而返回。进军和撤退路上,看到百姓为自己的帝舟和兵船挽纤的辛苦,便有了“清河”诗之一。《杂诗》二首和《清河作》内容浅显易读,与《广陵于马上作诗》、《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情感上一脉相承,均反映了战争的艰难,流露出征人何时归乡的悠怨,也可见这些作品为同一时期作品。另据公元六世纪南朝徐陵所编东周至南朝梁代诗歌
简析
《清河作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两句触物伤情,见方舟并进则伤己之孤栖。以伤心人观之,万物皆着伤心之色彩,更何况此时哀音入耳呢;接着四句即以哀怨的弦歌之声写出思妇的悲怨;末四句直抒思妇之情怀。整首诗情辞哀怨愁苦,流露出征人何时归乡的悠怨,诗人借写思妇怨情倾吐自己的感慨,反映出战争的艰难。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68篇诗文 313条名句
咏荆轲
陶渊明〔魏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秋胡行
傅玄〔魏晋〕
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
皎皎洁妇姿,泠泠守空房。
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
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
百草扬春华,攘腕采柔桑。
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罗衣翳玉体,回目流采章。
君子倦仕归,车马如龙骧。
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
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旁。
诱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
烈烈贞女忿,言辞厉秋霜。
长驱及居室,奉金升北堂。
母立呼妇来,欢乐情未央。
秋胡见此妇,惕然怀探汤。
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
清浊自异源,凫凤不并翔。
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
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