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臣显赫在朝廷,君主用人当慎重。
共工与鲸被废弃,帝舜所为除奸凶。
管仲临终肺腑语,桓公到底没听从。
桓公临死困饥渴,心中后悔有何用!

注释
岩岩:本形容高峻的样子,这里代指显赫的大臣。显朝市:显赫于朝廷之中。
废共鲧(gǔn):指帝尧的臣子共工与鲧,因不贤而被废弃处置。

参考资料:完善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创作背景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此诗为组诗第十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简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带有总结的性质,但又似乎并非全然论史,仅由读《山海经》帝废共工、杀鲧之事联想所及,引出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而自食其果的历史教训。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帝王用人之道及忠诚之士的遭遇,“帝者慎用才”既是对前人之事的感慨,也是对历史兴亡之道的总结。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7篇诗文  132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叶歌三首·其二

王献之 王献之〔魏晋〕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刘柴桑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畬。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陈寿 陈寿〔魏晋〕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