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招隐诗
王康琚〔魏晋〕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伯夷时首阳,老聃伏柱史。
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
今虽盛明世,能山中林士。
放神青云外,绝迹穷山里。
鹍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
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
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
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
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隐之人需要住进山泽,大隐之人就隐居在朝市。
所以伯夷要逃往首阳山中,老聃则隐伏当个柱下史。
在尧统治的太平时期,也还有隐居之人巢居子。
今天虽也是盛明世道,怎会没有隐居山林之士?
他们寄托精神于青云之外,住进深山不再涉足尘世。
破晓前鹍鸡啼鸣总扰人清梦,一夜风声凄厉让人难安寝席。
严霜容易使人颜貌过早衰老,山泉太冷会冻伤你的脚趾。
万事想得周全好与众人相处,老钻牛角尖乃是放纵自己。
随遇而安才能享受自然祥和,矫揉造作违反养生至理。
呼唤归来有什么期望?只望你能像万物一样以终天年。
简析
《反招隐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深刻阐述了隐逸思想的内涵,对比小隐与大隐的不同境界,并对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进行了描绘。全诗语言简朴、冲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即回归自然、与万物共生共灭,达到一种超脱世俗、顺应天道的境界。
桃花源诗
陶渊明〔魏晋〕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班白 一作:斑白)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答庞参军
陶渊明〔魏晋〕
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偃蓬庐。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觏怀人。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答庞参军
陶渊明〔魏晋〕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