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题画
龚翔麟〔清代〕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注释
译文
小小的赤泥亭子坐落在沙洲边,周围环绕的翠柳投下轻柔的阴影,像是为亭子罩上了一层轻纱。亭子下,流水潺潺作响,水面波光粼粼,两只白鹭在波光中嬉戏。
田里的荷叶刚刚露出水面,荷花含苞待放,宛如娇嫩的少女。这时,溪边又出现了一个洗衣人,她的脸颊因劳作而微微泛红,与周围的荷花相映成趣,不知是荷花的红更深,还是她脸上的红潮更浅。
注释
流澌:流水声。澌:解冻时流动的水。澌,通嘶。
鹭鹚:水鸟。
菡萏:荷花。
简析
词的上片写画中美景。青青柳丝,赤泥小亭,亭下流水,鹭鹚对浴;下片写荷花与人交相辉映。把物与人融为一体,为全画增添无限情韵。全词意境幽美,工丽新巧,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湖畔风景画,融合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造出一种和谐而悠远的意境。
龚翔麟
龚翔麟(1658—1733)清代藏书家、文学家。字天石,号蘅圃,又号稼村,晚号田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 191篇诗文 9条名句
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清代〕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亭废,今为龙王祠。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马嵬
袁枚〔清代〕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